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
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22)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实施背景. 1
1.政策支持. 1
2.行业企业需求. 1
二、实施条件. 2
1.公司简介. 2
2.生产设备先进. 3
3.教学生活设施齐全. 4
4.师资雄厚. 5
5.参与职教经验丰富. 5
6.制度完善. 5
三、实施过程. 5
1.深化校企合作,多种合作模式共行. 5
2.公司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让学生获得归属感. 7
3.企业教师为学生授课. 8
四、公司的投入. 9
1.人力投入. 9
2.物力投入. 9
3.经费投入. 9
五、取得的成效. 9
1.为企业生产和基层管理储备技术人才. 9
2.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优秀人才. 10
3.积累了丰富了人才培养经验. 10
一、实施背景
1.政策支持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拓宽企业参与途径。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2018年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18〕84号)》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校企协同,促进合作育人。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2.行业企业需求
汽车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点,任何发达国家各部分发展中国都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改革开放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自己2009年起我国汽车产销量居于世界第一,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 2522.5 万辆和2531.1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2.50%。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汽车工业是我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制造行业需要大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对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解决我国目前汽车制造行业迫切需要的生产第一线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途径。
目前四川江淮汽车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今年生产任务达三万多辆,汽车车身制造、汽车涂装、汽车总装、汽车检调生产第一线需要大量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解决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生产技术人才要求,同时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重要主体作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企业本身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实施条件
1.公司简介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位于遂宁市安居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汽摩产业园,是江淮汽车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肩负着深耕西南,辐射东南亚市场的重要任务,将打造为集研产销为一体的,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基地,并被确定为四川省、遂宁市重点项目。该公司总投资11亿元,生产工厂占地560亩。公司建有冲压生产线1条、焊装生产线3条、涂装生产线1条、装配发动线1条、内饰装配生产线1条、整车总装生产线1条。并拥有焊装到涂装、涂装到总装的驾驶室输送线、检测车间、产品车停车场、试车跑道、污水处理站、制冷站、就餐中心等完整配套设施。 四川江淮目前具备骏铃年度车型及工程自卸车的生产能力,拥有轻卡驾驶室冲压、焊装、涂装、内饰、预装、合装、装厢、调试、检测、路试等全序生产能力,同时拥有车架、车厢全序生产能力。并在2015年12月实现大批量生产。具备年产单班5万台轻卡的能力。
2.生产设备先进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车间拥有一条高速液压机冲压生产线;焊装车间拥有3条焊装线;涂装车间拥有1条高品质的水性漆涂装生产线;总装车间拥有1条内饰生产线、1条发动机线、1条装配主线。并拥有焊装到涂装、涂装到总装的驾驶室输送线、检测车间、产品车停车场、试车跑道、污水处理站、制冷站等完整配套设施。公司具备骏铃年度车型及工程自卸车的生产能力,拥有轻卡驾驶室冲压、焊装、涂装、内饰、预装、合装、装厢、调试、检测、路试等全序生产能力,同时拥有车架、车厢全序生产能力。四川江淮生产的轻卡驾驶室采用水性漆工艺,车架、货厢采用阴极电泳工艺,工艺水平行业领先,所生产的骏铃年度车型是由意大利研发中心精心设计,搭载江淮迈斯福强劲动力,采用轿车化内饰,外表大气、美观,具有很好的动力性和舒适性,是国内中高端轻卡的典范,因此公司具备学生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度、工学交替的硬件条件。


3.教学生活设施齐全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建有供学生教学生活条件,建有供学生生活的完善的宿舍和食堂等,建有供学生课堂教学和实训的多媒体教室和车间实训室等基础教学设施设备。



4.师资雄厚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拥有一支近100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坚持走“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网联、舒适”的关键技术研发路线,已形成整车、核心动力总成、动变速箱及软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研发、试验验证和标定开发等完整的研发体系,在节能减排技术、噪音技术、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突破;在生产方面有近30人的技术负责部门和生产第一线高级工程师、技师和车间主任、班组长等管理者。公司研究所、技术部技术人员、车间主管被聘请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他们既能指导学生现场生产实践,同时也参与专业课程教学。
5.参与职教经验丰富
公司具有多年与大中专职业院校合作经验,从2016年开始,公司先后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安居职业技术中学等川内多所大中专学校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专业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师资共享等校企合作。公司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2016届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进行“江淮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校企共育、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积累了丰富的参与中高职职业教育经验。
6.制度完善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先后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安居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制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培训基地协议》、《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协议》、《校企共育合作协议》等协议,各协议明确了校企业对方职责,并遵照执行。
三、实施过程
1.深化校企合作,多种合作模式共行
四川江淮公司通过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多次沟通协商,确定在2021年上半年年度2018届汽车类专业中36名学生实施了“定岗实习”教学活动,定岗实习按照校企双方制定的定岗实习方案进行岗位锻炼,安排企业兼职教师全程指导,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施“定岗实习”同时,在2019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进行“工学交替,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签署了《校企共育合作协议》。协议规定承接2019届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20名进行“工学交替、校企共育”,对这20名实现理论学习和岗位实际相融合(半工半读),将20名学生分成A、B两个大组,提供10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2名学生,且每一个岗位指定一名岗位师傅,采用两组交替生产实践与理论学习,即:当A组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B组同学在生产线上进行实践学习,一周后A、B两组同学进行交换,每次岗位交换要求岗位师傅对于自己所带的学生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和驻厂教师让企业和教师能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这样就能够做到在岗位上企业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通过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每月安排学生进行岗位轮换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加的全面。
在2021年9月,四川江淮公司通过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江淮班”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进校共同培养,学生双身份的确定,为学生的培养融入企业生产做到全覆盖、全过程、零距离。

图3.1 21级“江淮班”现代学徒制模式开班仪式、拜师仪式

图3.2 校企共育学生在汽车装配线上生产实习
2.公司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让学生获得归属感
2021年多模式合作下的汽车相关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培养,为增强学生的归宿感、获得感,企业邀请安居区政府与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开班仪式,会上企业、学校、政府领导上台讲话让学生感受到企业、学校、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并且为学生安排住宿,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学生在校企共育过程中,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安排相关的人员定期与不定期的举行安全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台球等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并从各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企业教师为学生授课
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承担了“校企业共育、工学交替”的学生有部分理论课程,理论课程是由学校入驻企业的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对于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理论课程,企业安排内部高水平技术人员给学生上课,授课内容结合生产实际,突出生产中的问题导向,极大的弥补了学校授课的不足。
四、公司的投入
1.人力投入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人力资源部在各车间抽调与学生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学生的企业兼职理论教师,完成企业理论教学部分。
2.物力投入
企业为按员工标准为学生提供吃饭和住宿条件,增添空调、热水器、饮水机、免费wifi等生活设施,及时解决学生在住宿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上课的多媒体专用教室及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安心学习、工作与生活。
3.经费投入
公司在学生”校企共育、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免费为学生购买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免费提供工作服装,按员工标准免费提供住宿条件,学生工学交替过程中,公司给学生提供一定额度的生活补助及项目奖金,给予参与实际生产的学生每月2000元左右的学习、生活补贴。
五、取得的成效
1.为企业生产和基层管理储备技术人才
通过“校企共育、工学交替”培养了一批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过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基层管理和和生产基层技术人才储备问题。在学生就业招聘会上,通过企业宣讲、学生自愿申报,企业优先从“工学交替”班录用学生,目前“工学交替”班有部分学生已被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录用为企业员工,达到了企业和学校所期望的学生毕业即就业、学生满意的目标。
2.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优秀人才
实施“工学交替、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企业一边学习一边生产,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训练的技能来源于生产实际并用于生产实际,培养了学生企业实际工作生产能力,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发展。
3.积累了丰富了人才培养经验
在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多种校企共育的模式开展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企业特点的合作育人体制,为企业以后更好的地方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