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学院公告 -> 正文

关于转发举办2025年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7

各二级学院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切入点,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作用,按照《关于举办第44“动感地带”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活动的通知》(渝青发﹝202510号整体安排,决定举办2025年川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转发如下。

一、大赛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至6月

三、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委社会工作部、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重庆市体育局,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四川省体育局

(二)承办单位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重庆市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重庆移通学院团委

四、参赛对象

全校在职教师、在读学生均可申报项目参赛

申报类别

1. 已落地实施项目。主要包括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和其他领域等13个类别,参赛团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其中1个类别参赛。

2. 创意策划项目。围绕党政中心大局,聚焦基层治理实际需求,紧扣服务民生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巡河防溺水、权益保障、公共安全、预防校园霸凌、预防校园黑网贷、预防网络诈骗、中学生志愿服务等。

3. 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就业群体服务、特色场景打造等。

参赛要求

1. 参赛项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极向上、青春阳光。

2. 对于已落地实施的项目,必须是当前正在实施且已连续实施不少于2年。

3. 每个项目须配备指导老师1—3名,项目团队负责人只能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项目成员最多10人且最多参与2个项目。

4. 参赛项目一经申报,需完整参与赛程,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5. 已获得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项目、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重庆市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不得申报。

七、大赛安排

项目大赛从2025年4月启动至2025年6月截止。大赛包括项目申报与初审、初赛、复赛、决赛四个环节。为缩短赛事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决赛环节在重庆集中开展,其余环节根据地区在重庆、四川分别开展。

(一)项目申报与初审4月24日前)

由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负责项目申报的组织动员工作和初审工作,项目推报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由二级学院团总支统一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和发送至邮箱376878304@qq.com,未经二级学院团总支初审和推荐的项目申报书,视为无效报送。(邮件命名为二级学院名称+项目名称,邮件附件为项目书电子版)

四川高校推报至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参与赛,学校报送项目不超过5个。

(二)初赛(5月14日前)

由大赛承办方牵头组织实施,通过材料审阅、集中评选的方式评选出拟入围复赛的项目。其中四川评选出200个项目。

(三)复赛(5月30日前)

四川复赛将通过路演展示、现场答辩的方式评选出入围决赛的项目60个,同步评选出铜奖项目60个。

(四)决赛(6月上旬)

决赛将邀请相关志愿服务专家,采取路演展示、现场答辩的方式,共同评选出获奖项目。同时,决赛将邀请川渝高校学生代表观赛,进一步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八、激励办法

(一)奖次设置

四川省。设金奖项目20个、银奖项目40个、铜奖项目60个、优秀项目指导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

(二)表扬激励

1. 对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的项目颁发获奖证书,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2. 入围复赛的项目将纳入省级志愿服务项目库、配备导师结对服务,重点跟进培育打造。

3. 对获金、银、铜奖项目给予资源链接,协调对口单位、社会组织、基金会给予项目指导或资金支持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获奖项目代表参与市外交流学习。

九、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要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大力发掘、选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二)精准评选,注重质效。赛事期间,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要精准把握项目评选标准,确保推报项目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三)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各二级学院团总支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开展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大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营造崇尚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切实优化志愿服务的外部环境。

附件:项目大赛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