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适应国家征兵调整改革要求,吸引更多高素质青年参军入伍,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实行强军目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决策部署,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四川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院2023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从即日起全面展开,请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利用团日活动、班会、QQ群、微信、标语、各种会议等多种形式将征集工作宣传到每一名学生,力争做到人人知晓,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方式和时间:
根据上级通知,大学生征兵宣传报名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男兵上下半年网上报名时间分别为12月1日至2023年2月10日、12月1日至2023年8月10日。女兵上下半年网上报名时间分别为2023年1月1日至2月10日、7月1日至8月10日。上半年征兵2月中旬开始,下半年征兵8月中旬开始。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适当提前或推迟工作时间。
2023年征兵工作仍然实行一年两次征兵,分上、下半年分别组织,依托“全国征兵网”实施网上报名,登录国防部征兵工作唯一官方网站“全国征兵网”(网址为:http://www.gfbzb.gov.cn)按提示进行报名,请我院有意愿参军,年满18周岁至24周岁的学生可登录该网进行应征报名(如有不清楚的可直接到学院征兵工作站咨询,学生宿舍10号楼旁边)。
二、征集条件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对高素质兵员的需求日益增强,近年来大学生入伍规模逐年攀升。2023年征集的男青年,仍然以大学生为重点征集对象,突出各级各类毕业生征集。成都市和高校集中地区全部征集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青年,其他地区减少并逐步取消初中生的征集。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及正在高校就学的学生,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取得国家认可的高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也应当征集。征集的女青年,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
(一)年龄条件。全国征兵网显示,男青年须2023年年满18至22周岁(即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放宽至24周岁(即199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26周岁(即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男青年不超过20周岁(即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青年须2023年年满18至22周岁(即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26周岁,上半年征集的上一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应届毕业生放宽至23周岁。注:女兵在报名时间截止后,全国征兵网自动依据报名人员高考相对分数,按照由高至低的顺序,择优选择一定数量女青年作为初选预征对象。符合报名条件,但未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无高考成绩的(含春季高考考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第4、第5学年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其高考相对分数计为0分,无法通过系统初选。
(二)政治条件。按照新修订的《征兵政治考核工作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征集服现役的公民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决心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英勇奋斗。
(三)身体条件。为鼓励更多高素质青年入伍,根据当前我国适龄青年的体格状况实际,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征兵体检标准。2020年《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最新修订后,部分体检项目标准进一步放宽,其中:身高,男青年不低于160cm,女青年不低于158cm,条件兵另行规定;体重,男性17.5≤BMI<30,女性17≤BMI<24,条件兵另行规定;视力,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矫正视力不低于4.8且矫正度数不超过600度,条件兵另行规定;血压,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60至100次之间,50-59次或101-110次系生理性的也属于合格范围。
三、当兵的优惠政策
服义务兵享受的经济实惠有:义务兵在部队享津贴费,2年共约2.52万元,艰苦地区和特殊军兵种单位另有提高;退役时部队发放退役金及相关补助,约1.27万元;地方政府发放家庭优待金,共发放2年,遂宁每年按18325.00元标准发放;对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发给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全省统一为1.2万元;退役后部队接转地方社保机构的职业年金和养老保险分别约为2.1万元、3.5万元。
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后,在部队可以报考军校和士官学校,符合条件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等。退役后,回地方还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符合条件应征入伍的均视为高校新生,享受高校新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有参军意愿的高中毕业生都应参加高考,并填报志愿,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应妥善保管。(一)大学生应征,体检合格的前提下优先定兵;(二)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大学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三)本科大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除享有上述优惠政策外,国家还将按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的实际学费数额予以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大学生入伍享有一次性奖励,本市规定大专毕业生16000元、高校新生和在校生6000元。
四、大学生士兵在部队有什么发展空间?
部队非常重视大学生士兵,为大学生士兵选拔为军官开辟了三条道路:一是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取得全日制本科(一本、二本)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在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可以选拔为军官。二是取得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士兵,可以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学制2年,毕业合格的选拔为军官。在校生士兵报考军校,执行普通士兵考学有关政策,年龄放宽1岁。三是大学毕业生士兵参加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选拔,年龄放宽1岁,同等条件下优先列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推荐对象,大学毕业生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安排6个月任职培训;具有专科学历的,安排2年本科层次学历培训,培训合格的选拔为军官。
除军官选拔外,在士官选取方面,一是优先选取。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士兵可优先选取为士官;对于符合提干条件未能提干的大学生士兵,根据个人意愿,实行“直通车”的办法直接选取。二是优先培养使用。优先安排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优先安排担任班长骨干,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士兵可以免试进入士官学校学习一年。三是对于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士兵,首次选取为士官的,在地方高校学习时间视同服役时间。
五、服完兵役后,还能不能继续读书?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生还是已经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只要参加义务兵役征集而应征入伍,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相关手续由应征地县级征兵办公室和就读高校负责办理。
六、如果不想在部队继续发展了,退伍后有什么出路?
大学生士兵退役后选择复学,除继续享受学费减免外,还有如下优待:
(一)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含新生)均享受考研加分政策。具体为: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免试读研政策。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含新生)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三)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规模控制在5000人以内),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专项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
(四)高职(专科)在校生(含新生)入伍经历可作为毕业实习经历。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自2022年专升本招生起执行;
(五)当年上半年批准入伍的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及以上毕业年级学生,完成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与相关学习、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的,学校应当准予毕业,享受应届毕业生入伍相关待遇。上述学生毕业实习可在部队完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由县级(含)以上兵役机关提供服役证明材料,所在学校按规定颁发毕业证书。
(六)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七)免修军事技能。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
七、退役大学生士兵(包括大学毕业生士兵和入伍时未完成学业、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士兵)在择业就业方面,享有如下优待:
(一)各地拿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录培养计划的20%左右,用于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
(二)全省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拿出不少于10%的工作岗位,在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中择优录取。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全省事业单位招聘时,在公共科目笔试与专业知识笔试按比例折合后、与面试成绩折合前的笔试总成绩中加2分;在此基础上,被部队团级(含)以上机关评为优秀士兵或荣立三等功奖励的,另加2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另加4分,可累积计算,最高不超过6分。
(四)选招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时,优先从退役大学生士兵中择优选录。
(五)凡从四川省应征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含在校生),在部队服役期满且表现良好、退役复学后本科或研究生毕业、落实就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可直接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并享受当地大学生入伍的其他优抚安置政策。
(六)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户档随迁;退役高校毕业生士兵可参加户籍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原毕业高校就业招聘会,享受就业信息、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学校武装部
2022年11月29日